安徽中烟技术中心简介 安徽中烟技术中心是2006年安徽5家卷烟工业企业整合时,以蚌埠、芜湖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集合肥、阜阳、滁州卷烟厂的技术力量联合重组而成立的。2011年,被评为烟草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技术中心下设产品研发室、原料研究室、检测分析室、质量控制室、工艺装备室、香精香料研究室、科技管理室、办公室等九个专业科室和“都宝烟研究所、雪茄烟研究所、新型烟草制品研究所”三个专业研究所。现有员工121人,其中博士19人,硕士46人,硕士及以上员工比例达53.72%;联合培养博士后6人、留用博士后2人。42名科研人员拥有高级职称,其中获正高级职称5人。安徽中烟技术中心实施行政、科研、技能三维立体的人才晋升通道,形成以首席专家、一级技能师、高级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为核心的骨干科研创新团队以及青年后备研发员组成的多级科研创新人才梯队。2名青年员工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及中国烟草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安徽中烟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研发与维护,新型烟草制品研究与开发,烟草化学、烟叶原料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近年来,研发上市的产品30多个,“焦甜香”品类被国家局认定为“对中式卷品类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年来,安徽中烟基础科研成果获得行业内外高度认可,连续5年代表中国烟草在coresta会议上宣读论文、1篇论文入选tsrc会议论文。2023年,技术中心获pct专利授权6件,发明专利授权16件;主持制修订行业标准2项,获行业科技进步奖2项,首次获行业“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认定1项。 安徽中烟-中科大先研院联合实验室 通过建设更高层次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安徽中烟-中科大先研院联合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了烟草化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实验室将校企联合、科研互动有机结合,在烟草化学基础理论和分析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为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安徽省气溶胶解析调控与生物学效应重点实验室 以安徽中烟技术中心为平台,吸引行业内外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烟草化学、烟气化学等基础科研活动。实验室多次举办高层次学术报告会,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吸引了包括江南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科研院所申报课题项目,确定开放课题和实验室联合项目。 安徽中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安徽中烟培养、使用、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摇篮和基地。工作站采取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招收博士后人员的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自2013年建站以来,先后在社会公开招聘6名博士后进站工作。 (更新日期:2024年9月)
|